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wish SP would survive in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i can get a better salary.

:=)

2008年12月3日星期三

sth about im

今日我在实验室打开TM,发现不能登录了。看来公司说的封QQ已经开始实施了,具体时间开始我不知道,上次使用TM应该是好几天前的事了吧。但是同部门的一位同事说她的可以用,只要向网管口头说一声就可以了。而她还说,现在她的好友里面,以前在的,现在大部分还在。也就是说,那些经常上QQ的,大部分都已经“说了一声”了。大概现在只有我这些甚少用QQ/TM的东西还被block吧?

还是那句话,流于形式的制度只能是笑话


PS:上个月有通知说,为了提高公司内部的腾讯通的使用效率,令各位同事转向使用腾讯通,将禁止QQ的使用。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该调查的不调查?

今日开完讨论polyurethane prepolymers问题和发展方向回来后,被一个同事斥为“该调查的不调查”,令我非常震怒。姑且不论我是不是“不调查”,但是那些整天坐在“游戏机”旁边“调查”怎样绕过炸药把对面的台球打进洞去的人没有资格指责我;同样,那些一天进入实验室好几次、只是为了洗干净上洗手间的手的人没有资格指责我;那些不顾前面响了半天的电话的人也没有资格指责我。我希望,一些人能有自知之明。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Books in Polymerization Science

  •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Fourth Edition 聚合原理 第四版
  • GEORGE ODIAN

    College of Staten Island,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 JOHN WILEY & SONS, INC., PUBLICATION

  • POLYMER SOLU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Properties 聚合物溶液:物理性能介绍
  • IWAO TERAOK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Brooklyn, New York

    A JOHN WILEY & SONS, INC., PUBLICATION

  • CRYSTALLIZATION OF POLYMERS, SECOND EDITION Volume 1 Equilibrium concepts高分子的结晶 第二版 第一卷 平衡概念
  • LEO MANDELKERN

    R. O. Lawto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Chemistry, Emeritus,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onlinear Optics and Polymer Physics 非线性光学与高分子物理
  • F. Ghebremichael, M. G. Kuzyk, H. S. Lackritz

    Prog. Polym. Sci., Vol.22, 1147-1201, 1997

    Elsevier Science Ltd

  • POLYMER PHYSICS 高分子物理
  • MICHAEL RUBINSTEI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RALPH H. COLBY,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液晶高分子
  • Xin-Jiu Wang 王新久, Avery Research Center, USA

    Qi-Feng Zhou 周其凤,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 水溶性高分子(参考
  • 严瑞瑄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the gradation in SP

There are many gradations in SP:

  1. chairman of the board, the board
  2. general manager
  3. there is one GM.

  4. vice genernal managers
  5. there are 3 as marketing, technic, application and secretary of the branch.

  6. chief inspectors
  7. there are 10(?) as HR, administration, financial(CFO), president of the union, chieves of branches.

  8. department managers and directors
  9. vice department managers and directors
  10. directors
  11. general staff, clerks, workers

2008年8月27日星期三

一个查找物性的网站

化工品目录http://www.chemkoo.com/,上面包括化学品的物性和CSDS数据。奇怪的是它有备案号“鲁ICP备XXXX号”,但是需要爬墙,解析到的ip地址是US的,亦能ping通。

2008年7月23日星期三

生产出现大问题,原因在哪里?

今日(July twenty-three)生产再次出现大问题,一个反应釜的合成失败,本来应该生成黏度比较小的液体却得到一釜海绵状的固体。本次事故最直接的物料(指已投入反应釜中的原料)成本是fifty-eight thousand RMB。

我得到的信息表明过程是这样的:公司要买2桶的A,但是供应商如果只发2桶的话运费就不合算,要再带10桶的B。因为B是很常用的原材料,采购就答应了。但是供应商的仓库发货时,把同一厂家的CB发过来了。仓库当时发现了上面的标签的产品名称不同,就通知采购,采购多次电话联系供应商,供应商很肯定说是同一个东西,只是生产批号日期不一样而已,产品名称是厂家(一家很大的跨国公司)贴成这样的。但是供应商当时说了你如果实在觉得不放心就打开时先看看,如果是一样的东西就用,不一样就别用。仓库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接受了该批材料C。但是采购当面提醒了生产部长和车间主任,在使用时跟一下看看是不是同一种东西。但是主任在出事当天请假。工人在使用时也发现了不对,问仓库,仓库说是同一种东西,就直接使用了。

于是事故发生。

在该事故中,从采购到仓库接受再到生产使用,都发现这个材料的异常,但是都没有根据公司的采购流程退货,而是都认可了供应商做的口头肯定,把判定的责任推向下个部门,市场部-生产部 仓库-生产车间。所有部门都没有通知技术部确认材料是否可用,也没有现场确认物料是否正常。事件中直接相关部门都知晓问题,而放任问题最终发生。但是,生产部有最大的直接责任,虽然采购肯定了物料“符合要求”,但是也发出警告,在使用前要确认物料是否“真正符合要求”。但是生产部的两个部门仓库和生产车间都没有进行确认,直接使用。认定材料能否使用的权限在技术部,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相关的部门都没有通知技术部,直到问题的发生。

从采购的流程上来说,仓库(生产部)负责检验物料的外观,核实物料与采购物是否一致。但是仓库在发现问题后没有拒收,而是接受了采购部门(市场部)的解释。从流程上来说是仓库的失职。

事实上标签标识不明,需要供应商证实后接受的材料并不少见,如分装的溶剂。狸猫换太子,标签是H,实际是I的情况也存在。有客观原因也有自身原因:㈠SP采购的相应物料规模不大,议价能力弱。如某些溶剂,用量少,只能买散水,只能使用旧的包装桶包装,标识也非常不规范。㈡部分原材料是危险品,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运输方法的话,成本会非常非常高。供应商会换一个标识来运输,企业只能默认这种做法。㈢就算危险品的运输符合规定,企业在政府认可的危险品销售单位购买不到物料。如某一种材料,广东只有一家单位是政府认可的,从那里得到的信息永远是缺货。

怎样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⒈ 完善流程。对于标识不符合的物料坚决退货;

⒉ 判定物料外观是否符合要求转由质量管理部执行;

⒊ 包括免检的原材料也应该留样,样品量不少于1KG,保存时间为半年到1年;

⒋ 整顿风气,加强各部门的责任心。

一些触目惊心的图片:

2008年7月2日星期三

笑话两则

  1. 先进们果然关心人民疾苦
  2. 早上刚唱完歌,Wang先进Zhang先进就在办公室某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小声地交谈房价会不会掉的问题。看来先进们果然关心人民疾苦,一上班就研究起宏观调控的政策来了。

  3. 不友好
  4. 下周安全检查,Cao工就勉为其难地打扫一下办公室。不过一会他就跑到实验室来向我发牢骚,说Yu工说他对他不友好,上次搞卫生没有帮他收拾试验台。Cao说搞卫生那天Yu是在公司的,只是后来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2008年6月17日星期二

任人唯亲?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昨日的早会上,营销副总G总神情激昂地说,上海公司的局面就是任人唯亲带来的恶果,经过总部领导的长时间的艰难调整,总算有成果云云。导致上海公司现在的困境当然有任人唯亲的原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是不是最直接最致命的原因呢?每个员工大概都有自己的看法。就算从任人唯亲来看,公司的哪个老总能站出来说他是clean的?就算G总,也有关系户在公司里面罢。只不过天子脚下,比较收敛而已。

2008年4月12日星期六

考勤制度:建设还是破坏

在打了整整一个月的卡后,SP的考勤制度终于发布了。

抛开里面的文字错误、格式随意、逻辑混乱不说,但就员工们的表现就光怪陆离了:①在刚开始打卡的第二天,就有员工在上班时大声喊“某总,我已经替你打了!”;②不几天,某(些)部门就已经开始每人轮值一天了;③每天,某些同事在寻寻觅觅,连打好几个;④刚发布那天,HR总监就已经在下班前几分钟提前退场。

考勤制度里的一些有意思的陈述:

  •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一般员工到公司总经理。
  • 员工上、下班时必须由本人亲自打卡,不得由别人代替打卡,否则双方均以违纪处罚。
  • 在考勤过程中弄虚作假、或不按要求及时上报者将按公司制度严肃处理。

如果公司的制度颁布后,只是用来被领导老总们破坏,有什么建设性意义呢?

2008年3月5日星期三

本周开始公司所有人打卡

上周四在科研楼一楼安装了打卡机,这周开始打卡。也很奇怪,本周一还没有正式通知要打卡(事实上,到今日还没有正式的通知发下来怎么个打法),所有人都自动自觉的开打了。不过第二天我就听到有人喊:某总,你不用打了,我已经替你打了!这个某总就是我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Orz……